拜博口腔爱牙热线:
400-080-1811

拜博首页 > 拜博医师 > 口腔正畸医师 > 正文

沈刚

 

      ·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现任泰康拜博口腔医疗集团执行医疗总裁

   · 口腔正畸学术委员会主委


      · 泰康拜博口腔首席正畸医师

      · 上海泰康拜博口腔医院院长

      
·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委员会前任副主委

      · 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委会创始主委

                                                          ·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副会长

                                                          ·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口腔医疗分会副会长

                                                          · 上海市医师协会<口腔专科医师培训>口腔正畸医师组组长

                                                          · 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口腔正畸专科医师资质国际考官

                                                          · 上海市卫健委高级职称评审成员


     医生简介  

    沈刚教授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兼口腔医学系主任、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主任。

    沈刚教授1982至1988年就读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今上海交大医学院)口腔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8至1991年在同校攻读口腔正畸研究生,获医学硕士学位;1991年留校在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工作。其间1995至1996年公派赴澳洲 Adelaide 大学牙医学院高访,1997至2000年公派全脱产赴香港大学牙医学院攻读口腔正畸博士研究生,获哲学博士学位。2004至2008年通过全球招聘机制赴澳洲悉尼大学牙医学院担任口腔正畸学副教授。2008年响应母校号召回第九人民医院工作。2000年起担任附属九院口腔正畸科教授、主任医师、行政主任,2010年被任命为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2012年兼任口腔医学系主任。2016年辞去公职,全职加盟泰康拜博口腔医疗集团,任集团执行医疗总裁、口腔正畸学术委员会主委、上海泰康拜博口腔医院院长。

    沈刚教授致力于颅颌面部及TMJ软骨结构及其在矫形力牵张下软骨内成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及其临床应用,2009年以来三次主持国基金面上项目,历年来在国内外口腔学术杂志上发表论著100余篇,其中在国际学术杂志发表SCl论著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

    沈刚教授2005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2010年入选“国家级全英语示范课程”、2011年入选“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特聘医师”、2014年带领九院口腔正畸科成功入选〈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2018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与华西合作)。沈刚教授是国家卫计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口腔正畸学》主编、研究生全英文教材《Advances in clinical orthodontics》主编、临床专著《突面畸形正畸治疗-哲理与策略》主编、专著《正畸临床创新:Damon系统联合种植支抗》主审。

    在临床应用领域,沈刚教授一直处在国际口腔正畸发展潮流的前沿,在经典直丝弓技术、自锁托槽技术、数字化个体化技术、系列透明矫治器技术、生长型重塑矫形技术、髁突改建诱导技术、关节源性错合正畸矫形技术、微种植体介入技术、牙槽外科辅助技术、正颌正畸联合模式、正畸牙周联合模式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底蕴。

    沈刚正畸团队长期潜心临床创新,深耕技术研发,在突面、凹面、偏颌畸形等正畸高难领域探索开拓了二十余载,形成了包括基础理论、机制循证、装置设计、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价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体系,完善了严重畸形正畸治疗的中国方案,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突面畸形的诊断分类:首次把突面畸形分为齿槽性、骨源性、颌位性、混合性(混l型、混ll型),其内核是通过临床表象透析病理机制,丰富和发展了安氏分类的概念;

    2、系列矫形临床治疗学:
(1)研发出SGTB 矫形技术,包括粘固式SGTB及隐形S8。该矫形技术通过下颌前导释放、上颌整体后移、中缝水平拓展、髁突改建支持、咬合尖窝对接、面形美观提升等矫形机理,标本兼治解决颌位性、混l型、混ll型突面畸形;
(2)研发了颌位重建隐形技术,包括S8-SGTB、S8-SGHB、S9解剖式及非解剖式前牙平导及S10解剖式He垫三大矫形体系;
(3)研发了牙弓重塑隐形技术,包括S11上颌水平扩展及上颌支抗增强两大矫形体系;

   3、矫形技术诱发髁突改建的原理:利用髁突终身代偿性改建的组织学特点,通过TMJ改建重塑颌骨间关系,最后纠正深覆合深覆盖深曲线临床难题;

   4、口腔正畸介入TMD治疗的临床程序:应用SGTB、Herbst等矫形技术重启髁突软骨内成骨的生物学机制,抑制、缓解、甚至修复髁突的病理性吸收,基本改善盘可复/不可复性移位,丰富了TMD临床治疗学内涵;

   5、凹面畸形分类及生长型预判:提出了凹面畸形的诊断分类,提供了生长趋势预判、治疗计划设定及预案制定、疗效的长期追踪及复发后补救措施等系列解决方案;

   6、偏颌畸形的诊断分类,首次提出了髁突不对称性增生与不对称性吸收在偏颌畸形中的病源性机制,揭示了面形、关节与偏颌之间的关系(突吸偏、凹增偏),阐述了解决偏颌畸形的一系列临床解决方案。
 

400-080-1811